1. 控制范圍及要求
1.1控制范圍:
該項目為堿回收蒸發站的新增和原有兩部分,控制設備有:
電機30臺、調節閥門30臺、開關閥門7臺、現場變送器 73路。
系統I/O總數如下:
l 開關量輸入DI
l 開關量輸出DO
l 模擬量輸入AI
l 模擬量輸出AO
1.2 硬件要求
l DCS的平均無故障時間(MTBF)以及平均故障維修時間(MTTR)應在國家相關 規范允許的時間范圍內。
l模擬I/O卡件的精度應不低于0.1%。并能保證驅動600m范圍以內的二線制24VDC變送器。
l 重要控制回路應采用光-電或其他形式的電氣隔離,并有1:1冗余。
lI/O卡件應留有15%的備用量,機柜內應留有15%的卡件安裝空間,并裝有10%的備用接線端子。
l DCS外接電源(UPS)應有30~60分鐘的續航時間,DCS內部電源單元的容量應 不小于實際最大負載的125%。
l 控制器應具有非易失存儲器,在失電后能保存全部的組態數據,即在主電源故障的情況下,電池后備系統能保持存儲器的電源至少72小時。
l 在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,CPU負荷應小于40%,內外部存儲器使用率應小于50%。
l DCS控制網絡的通訊協議應滿足IEEE802.4,通訊速率不低于5MB/秒。
l DCS系統接地應有:工作接地、信號接地、安全保護接地。
1.3 軟件要求
l 上位機控制界面組態軟件及下位機控制程序組態軟件均應能支持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統。
l 上位機組態軟件控制點數應能滿足本項目的控制點數要求,并留有20%以上的備用量。
l 下位機組態軟件至少應能提供各種常規算法和用戶自定義的功能塊。
l 所有組態軟件應具有標準化、模塊化、成熟、可靠的特點。
1.4 功能要求
l 系統應可以實現連續的和離散的實時控制功能,具有在線編程和修改的能力;能有效地實現各種常規的控制算法和用戶自定義的功能模塊。具有良好的人機控制界面。
l 控制界面中應有:
a. 總貌畫面
b. 分組畫面
c. 單點畫面
d. 趨勢畫面
e. 報警畫面(包括報警時間、過程變量名、過程變量的當前值、報警設定值、過程變量的工程單位、報警優先級別)
l 報表功能:
a. 事件順序報告
b. 故障診斷報告
c. 設備操作報告
l 歷史數據存儲功能:
應將報警、聯鎖、操作指令等變化事件及其日期、時間作為歷史數據加以存儲,應有足夠的能記錄半年以上歷史數據的磁介質存儲空間。
l 工藝流程控制要求見附件《蒸發改造自動控制系統說明》。
2.系統圖
